伊安
 
中級會員
 
                
會員編號 443782 
精華 
0 
積分 521 
帖子 311 
威望 0 點 
I-See幣 9417 錢 
GAME幣 4007 個 
MSN宣傳 0 次 
性別  
   男
 
配偶  未婚
閱讀權限 50 
註冊 2009-6-19 
註冊天數  5981
狀態 離線
  
 | 
| 
 |  
黃毓民:教育脫貧實屬迷思@6/10/2013
  
「提升教育水平能夠帶動地區經濟繁榮,乃是資本主義經濟學的一大迷思。」這個結論由一位在劍橋大學研究經濟的韓裔學者提出,區區十分認同。觀乎時下香港學生的苦況,港人與「把貧窮作古」的大同理想,恐怕只能相逢在夢中了。 
 
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今年統計畢業生的平均薪酬,發現文科生平均月入一萬三千元,較九七年少約半成;理科生十五年來都維持一萬四千元水平;社會科學生同樣是一萬四千元,僅比九七年多百分之一。商科生會比其他科的畢業生待遇稍佳,但區區相信商科生中的「貧富懸殊」亦甚為嚴重,收入優厚的畢業生僅是鳳毛麟角,碩士畢業生亦未許樂觀。 
 
區區不時都會接觸一些債台高築的大專畢業生,自己早年也曾替數名學生作貸款擔保人。一名在高中畢業後考入政府資助大專學位的學生,大專畢業後需負擔十多萬元的學資處「學債」,若是循副學士升讀的學生,「學債」更會高達二十多萬元。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「加強支援下一代的在學需要……加強對學齡兒童的支援以減低跨代貧窮的風險」,專上學生面對薪酬低落和沉重學債的前後夾擊,要擺脫跨代貧窮並非易事。 
 
特區政府每年投資龐大公帑到教育事業,有如投進無底洞,人文與社會科學畢業生無法在專權政治和文化沙漠下實踐理想,科學畢業生在工業凋敝的香港社會更是沒有用武之地,他們難以為香港「創造價值」,無力改善生活,無疑是向自由主義經濟學教條作出有血有淚的反駁! 
 
黃毓民 立法會議員 
 
 |  
| I-See Forum @ All rights reserved. |  
 
 |  
 |  
  |